義大利走走--Lombardia(倫巴底大區),  我看藝術/設計/建築/展覽

{展覽}來看op to go米蘭世博的台灣館

這次來到米蘭,重點之一除了參觀世博之外(其實最後一個月的米蘭世博會已經變成一場大排長龍的噩夢),也想親自來米蘭的外帶台灣館op to go替志工們加油,替台灣本土助長聲氣,也來看看沒有政府資助,完全靠民間團體的四處募集基金和志工幫忙所建造出來的一場奇蹟!
這是一場成立的背後故事意義大過於現場展覽所代表的飲食文化,對我來說,我是以台灣人一定要支持台灣的意識心態去的,到場之後發現現場也有一些外國人或義大利人因為好奇東方飲食文化而進去一探究竟,雖然覺得無法進入主要展館有點可惜,以這次世博會最夯的日本館為例可以看出,台灣真的可以以在地美食文化和習俗來奪取全世界的眼光!
不過能夠以公民的力量站到米蘭來也頗可安慰.
能夠讓這個館從無到有出現在米蘭原本空曠的史蒂芬廣場上,大家都辛苦了!

DSC_0834 copia

其實相關新聞已經報導非常多了,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這次的米蘭世博外帶台灣館分為館.樓.車
來到位於米蘭大教堂後方的台灣“館”部分,以“辦桌”為主題呈現台灣的本土鄉村風情與飲食習俗的關係,墻上掛有3大幅以電子花車為主題的攝影作品來呼應辦桌時的種種相關生活面貌(聽志工說攝影作品會不定時替換),正中間則有張樣似辦桌貌的圓形白色桌台正放著一些相關議題的投影片,現場也有一些掛式小電腦和塑膠杯,以動態影片方式展現台灣在地農耕和農民生活影像,我很好奇塑膠杯是拿來做什麼的?
志公告訴我,原來是拿來裝置可以聽到影片聲音的耳機,好特別耶,有吃就有喝嘛!
非常呼應飲食主題!
看著自己曾經熟悉的地方,內心一陣激動,突然覺得,我想家了!

DSC_0838 copia

DSC_0836 copia

DSC_0839 copia

DSC_0837 copia

天花板則是掛滿筷子,是一種食遍天下的概念嗎?!

DSC_0840 copia

詳細資料:
台灣館 Taiwan Food Culture Pavilion
Piazza Santo Stefano (離米蘭大教堂為200m左右)
Opening hours:10:00-20:00,Mon - Sun

展期至 10/31日

從米蘭大教堂如何走到外帶台灣館會場
如果人是面對米蘭大教堂,從右前方那條路一直走,會走到一個噴泉廣場,

DSC_0843 copia

然後右轉直直走到馬路,就可以看到馬路對面的史蒂芬廣場上隱約出現一棟黃色木條外觀建築的台灣館!

DSC_0842 copia

DSC_0841 copia

Schermata 2015-10-16 alle 10.01.46

(google地圖)
“樓”的部分,就是正式享用台式料理的地方,義大利文為CASA TAIWAN,地點跟“館”不同,必須提前預約,時間為每個周六,日,品嚐由不同廚師料理的地方菜色,報名方法如下:
地點:Corso Venezia(威尼斯大道)上的Palazzo Bovara(博瓦拉宮)
預約電話: +39 -3292936611
email: casataiwan.pernotazioni@gmail.com


🍀追蹤venicewalk臉書專頁,記得將追蹤設定為“搶先看”或“接收所有通知”才不會錯過窩!

🍀venicewalk威尼斯走走Instagram

🍀venicewalk威尼斯走走Youtube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請我喝咖啡喔~一杯瑪琪雅朵聊聊義大利🇮🇹

Vivian,長居義大利,主業珠寶手錶,這個網站收錄我們一家人的威尼斯當地餐廳/文化觀察/親子互動/廚房實驗/貓咪兒子/假日輕旅行.....等,如有任何問題或合作計畫歡迎來信 venicewalk@gmail.com,如果你/妳喜歡我的內容,請多利用部落格的廣告贊助商聯結訂購飯店,機票,或各類行程,這不會影響你/妳的購買價格而我可以得到少許佣金,也歡迎大家利用“咖啡贊助計畫”請vivi喝杯咖啡,謝謝大家的支持!!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