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化習俗漫談,  威尼斯6+1行政區之dorsoduro區,  我在旅行/生命中遇到的人事物

{文化}簡單中帶著隆重正式的下水祭

宗教信仰在威尼斯老一輩的那個年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心靈寄託角色,除了每個星期天要上教堂參加彌撒典禮之外,一年當中,凡是棕櫚節,復活節,聖女升天日,處女宣告懷聖子日,聖誕節等都有完整的傳統慶祝儀式,更不用說人生的4大祭典,受洗,第一次成年禮,第二次成年禮和婚禮更是需要密集上課準備才能進行祭典儀式,大家應該不知道除此之外,天主教信徒連搬新家,新船下水也會請居住區的主教來進行唸文祝禱,跟我們看好日子入宅,開市,祈福...等道理非常相近.
這天我非常幸運,送完小孩上課,跟媽媽們喝完早餐咖啡後正在街上散步,老公的朋友遇到我跟我說,今天他剛買的新船已經整修清理好,會舉行一個小小的下水儀式,問我要不要去看??因為他剛買的這艘新船,當初我們也很有興趣,只是因為一直找不到停船位,價格也有點高出預算,才被朋友買去.在威尼斯擁有一艘船其實不難,簡單的40馬力“木船”價位大概台幣40萬至42萬左右,如果是塑膠船,選擇性更多,可以簡單又可以豪華,價格區間更加彈性,重點是,停船位一位難尋,威尼斯的水道就那幾條,停船位既然不能像大樓停車場這樣往上蓋,只能在外島像朱地卡島或Certosa島或甚至到義大利本土的梅思特雷船屋停船,說真的,如果我每次要去開個船出海,舉個例子,就像我住在台北市要開我自己的車,必須要走路坐公車再走路到宜蘭某個停車場去開車(只有這裡有停車位),玩一天回來後,把車開回宜蘭停車庫停好,再走路坐公車走路回到家,光是來回交通就累了,一點都不方便.
找到停船位,買好船之後,除了把船過戶在自己名下外,還把它送到目前威尼斯僅剩的2家貢多拉船/船隻修護廠進行保養維修(其中一家在這裡),清理船隻底部附著物,就可以來領船,進行下水儀式了,現在4月份正是許多停留在船塢冬眠6個月的船隻,正在好好修面塗漆一番,以最亮眼的姿態準備下水迎向潟湖大海遊船戲水最熱鬧的繁忙工作季.
我趕快衝回家帶著相機出門幫他記錄一番,自己也順便觀摩一下也許往後買船的時候也要來個下水祭!(神啊,快給我一個靠近我家的停船位)
每一艘船也會取個好名字,大部份都以女性名字來命名,例如A結尾的,可以是自己的媽媽名字,女兒名字或是第一個女朋友名字這樣,威尼斯常看到Bianca(白色),Stella(星星),Amore(愛),Dolce vita(美好人生),Paperina fulminata(被電擊中的鴨鴨)…..,朋友則以2年前過世的愛狗pipican來命名!
一進船塢剛好看到一位伯伯正在整修貢多拉船的樣子
DSC_0211 copia修護伯伯說,一艘貢多拉船總共由280片木頭組合而成,因為是木頭,所以更要修護保養,這些大多是松木,桃樹,長10,85公尺,寬1,40公尺,只是純木頭不含鐵製6爪梳標誌就重達380公斤,因為不再製造新的貢多拉船(政府有進行數量管控),只專致於修護保養,所以是個很專業的工作!DSC_0212 copiaDSC_0213 copiaDSC_0222 copia1.當天總共5,6位好友在場,首先請我們的區主教來進行唸聖經文儀式(義大利文的意思大概就是請保佑我的船一路順風這樣)
DSC_0214 copia2.船主人開香檳慶祝,並準備了義式香腸沙拉米,起司,麵包,紅酒和香檳!
DSC_0216 copia3.跟Pipican船大合照

DSC_0221 copia4.使用起重機把船吊起來,正式下水,這是最重要也是最細密的時刻,不能疏忽!
DSC_0226 copiaDSC_0227 copia


5.平安下水

DSC_0230 copia6.駛離船塢,開到大運河上試船
DSC_0232 copia

12968701_971681182887724_875659887_n


🍀追蹤venicewalk臉書專頁,記得將追蹤設定為“搶先看”或“接收所有通知”才不會錯過窩!

🍀venicewalk威尼斯走走Instagram

🍀venicewalk威尼斯走走Youtube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請我喝咖啡喔~一杯瑪琪雅朵聊聊義大利🇮🇹

Vivian,長居義大利,主業珠寶手錶,這個網站收錄我們一家人的威尼斯當地餐廳/文化觀察/親子互動/廚房實驗/貓咪兒子/假日輕旅行.....等,如有任何問題或合作計畫歡迎來信 venicewalk@gmail.com,如果你/妳喜歡我的內容,請多利用部落格的廣告贊助商聯結訂購飯店,機票,或各類行程,這不會影響你/妳的購買價格而我可以得到少許佣金,也歡迎大家利用“咖啡贊助計畫”請vivi喝杯咖啡,謝謝大家的支持!!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